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3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在北综合楼226研讨室举办了“DeepSeek赋能本科课程建设专题工作坊”第三期活动。本期活动聚焦“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操作演练”,由学堂在线高级培训师吴文汇主讲,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本次实操工作坊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实战演练及一对一辅导,助力教师落实AI赋能课程建设,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
工作坊伊始,吴文汇重温了当前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内容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智能化”,他结合雨课堂平台的智能备课、实时互动、学情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工具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实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实操演练中,参训教师体验了雨课堂的AI功能:从一键生成课件,到DeepSeek赋能24小时AI智能学伴,再到学习行为数据可视化分析。尤其是由本课程资源训练的24小时智能学伴为本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情追踪功能让教师能精准定位学生的亮点表现和薄弱环节,并为申报课程荣誉沉淀了过程性资料。

图1 工作坊第三期如期举行
教师们跟着吴文汇认真学习平台操作和应用,积极参与讨论。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平台使用的问题,线下老师提出“我的资源是怎样生成的?”“可以生成一次课的知识图谱吗?”等问题,线上老师也积极参入,提出了实操中存在的疑惑“资源库中的内容能在资源包里同步吗?”“已上传的课件,我上课时怎样打开?”等问题,主讲老师一一解答,助教老师现场指导,确保每位参训教师掌握相关技能。

图2 助教老师现场指导平台应用操作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教学工具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系统性变革。工作坊以“赋能”为目标,通过技术培训、经验共享和跨学科协作,帮助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型,为学校“金课”建设和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行动计划注入新动能。
活动最后教务处杨蓉蓉总结指出:“通过培训研讨,老师们见证了长江雨课堂更多精彩应用,这启发了教学,学生在使用AI智能学伴等应用时也进一步得到赋能。面向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以务实创新精神参与数智化教学改革,必将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三期线下工作坊虽已落幕,AI课程建设训练营还将定期以线上直播课的形式面向各位老师开展。为期五周的DeepSeek赋能本科课程建设系列培训内容涵盖理论探讨、实操演练、AI 课程案例剖析,助力每一位教师积极应对数智化时代的教学挑战,及时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建设。
更多培训内容,敬请扫码进入校内教师培训班级观看直播或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