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式两向”研究型的教与学,旨在通过专题式研讨、交互式学习、问题导向的科研训练和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相融合,推动我校本科课程质量的持续提升。本次示范观摩课展示了“两式两向”研究型的教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成效。

图1 冯嘉芸老师授课现场
哲学院赵猛、冯嘉芸老师的《西方哲学史(下)》通过专题式研讨和交互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不仅系统地讲授了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西方现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问题,还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堂讨论和文本分析。

图2 朱丹老师授课现场
应用经济学院朱丹老师的《微观经济学》系统讲授市场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朱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模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课后复习、参考课件及教材,以及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专题式研讨和交互式学习的理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3 张伯江老师授课现场
文学院张伯江、冯丽娟老师的《现代汉语(一)》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高阶思维能力。通过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课后问答等多种方式,本课程成功实现了专题式研讨和交互式学习的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图4 谷振诣老师授课现场
通识核心课谷振诣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评估论证能力的课程。老师采用大任务驱动的探究法,通过设置真实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批判性思维技能。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撰写读书报告、进行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基本功。
示范课充分展示了“两式两向”研究型的教与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与显著成效。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