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教学建设,强化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中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长江雨课堂举办第二期教学名师课堂经验交流会,经济学院徐丽艳副教授以《有效互动赋能课堂教学——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为主题分享教学经验。本次交流会由教务处杨蓉蓉主持,线上线下共有20余位教师参与。
一、互动赋能:解析课堂增效逻辑
徐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系统阐述课堂互动的多维价值。她指出,有效互动可增进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参与度、增强课堂趣味性,还能通过即时反馈检验知识掌握情况,助力教师动态调整教学进度。例如,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中,通过案例讨论可观察学生对经济理论的应用能力,及时优化教学重点。

图1 课堂互动的多维价值
二、避坑指南:警惕互动形式误区
针对互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徐教授强调需规避三大“陷阱”:一是避免过度互动干扰教学节奏,尤其对内容密集的课程,需平衡互动频率与知识讲授深度;二是杜绝“形式大于内容”的无效互动,确保讨论主题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三是关注互动公平性,避免频繁提问活跃学生而忽视沉默群体,可通过花名册记录轮动互动对象,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

图2 课堂互动实践的“陷阱”
三、实操策略:构建高效互动体系
围绕“如何设计有效互动”,徐丽艳副教授分享了三方面关键要素:第一,明确目标导向:根据教学需求设定互动类型。第二,精准匹配形式:结合课程属性与学生特点选择互动方式。第三,营造良性氛围:教师需营造平等尊重的课堂环境,通过记住学生姓名、积极倾听质疑、鼓励试错等方式,构建信任支持的互动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后续将持续举办系列教学交流活动,以评促建推动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助力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