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教学新闻 -- 正文

“DeepSeek赋能本科课程建设”专题工作坊成功开讲,开启AI赋能教学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03-13   点击量:

为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助力教师掌握AI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本科教学平台长江雨课堂进一步向所有本科课程开放AI工作台。由DeepSeek赋能的长江雨课堂AI工作台已全面对接校内所有本科课程,实现本科教学平台基座本地化智能升级。这为我校本科教学及时并入国家高等教育AI课程新赛道打下了平台基础。未来已来,出发就在路上!

为支持我校教师更好地掌握与运用长江雨课堂AI工作台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将组织开展《DeepSeek赋能本科课程建设专题工作坊》系列活动,首次活动于310日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共筑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新篇章” 为主题,由学堂在线市场总监张凯轮老师主讲。

图1 DeepSeek 赋能本科课程建设专题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如期举行

图2 张凯轮老师介绍本期活动主讲内容

活动聚焦生成式AI时代契机,DeepSeek实力出圈

活动伊始,教务处杨蓉蓉强调了学校推进AI教学平台建设的战略意义。自 2025 年春季学期起,长江雨课堂 AI 工作台全面开放,实现了本科教学平台的本地化智能升级,为学校本科教学融入国家高等教育AI程新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3 张凯轮老师介绍教育数字化转型

学堂在线市场总监张凯轮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题,深入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代契机。她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经历的内容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智能化三步走,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DeepSeek 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交互优势,已在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课程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

清华大学实践经验分享,AI课程建设“五个一”标准引关注

张凯轮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基于 DeepSeek AI 技术的实践探索,提出了 AI 课程建设的 “五个一” 标准:一组知识库、一张知识图谱、一款数字人、一套智能体和一个 AI 供应商。她强调,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轻松构建智能化教学场景,实现从 “建课 — 知识图谱 — 授课 — 数据管理” 的全流程覆盖。

图4 张凯轮老师介绍清华大学创新教育案例

此外,张凯轮还分享了清华大学在 AI 课程建设中的具体案例,如化工设计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通过 AI 技术实现了碎片化教学资源的智能化再整合与个性化推送,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张凯轮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通过精准数据分析与资源整合,帮助教师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学。”

互动环节解答教师疑惑,明确 AI 课程建设路径

在互动环节,教师们就 AI 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关于 “不同学科如何选择合适的 AI 模型”,她建议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如数学、编程类、语言类课程可优先使用 DeepSeek 的推理模型,而文科类课程则可结合其他模型进行优化。

法学院教授苗老师在互动环节提出:“AI技术如何与社科类课程深度结合?”张凯轮回应称,AI课程建设需立足学科特点,例如法学课程可通过构建案例数据库与智能问答系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法律实务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专属知识库,将碎片化资源转化为结构化教学引擎。”

后续培训持续推进,助力教师全面掌握AI教学工具

本次工作坊是学校系列培训的开篇之作。后续还将举办两期线下实操培训,聚焦雨课堂 AI 教学平台的具体应用,包括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和课后反馈等环节。此外,学校还将开展为期五周的线上AI 课程建设训练营”,通过直播课、案例剖析和答疑交流,帮助教师系统掌握 AI 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技巧。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北综合楼4层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