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教学新闻 -- 正文

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三期教学名师课堂经验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5-05-15   点击量:

 

20255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过长江雨课堂举办第三期教学名师课堂经验交流会,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国伟副教授主讲,以《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为主题分享教学经验。

一、案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解析

秦国伟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围绕案例教学的优缺点、案例选取原则、素材加工方法及实施策略展开系统讲解。他指出,案例教学本质是“通过个性体现共性”的故事化表达,具有具象化、趣味性、便于记忆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需警惕信息含量有限、系统性不足、可能以偏概全的潜在问题。

 

图1 以五四运动为案例体现课堂的故事化

在案例选取环节,他强调五大核心要素:需与授课内容深度关联、具备完整故事性、篇幅短小精悍、确保真实可信,并尽可能呼应社会热点。以电影《哪吒》为例,其成功源于“故事性强、思想厚重、艺术性高、受众广泛”的多重特质,因此挖掘其作为案例融入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生动参照。

二、案例加工与实施:细节打磨成就精彩课堂

针对案例的挖掘与处理,秦国伟副教授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建议教师从社会热点、人物传记、回忆录等多元渠道搜集素材;在加工环节,需对素材进行合理裁剪,保留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核心内容,同时通过串讲小故事、提炼鲜明符号、设计起伏节奏等方式增强叙事张力,确保“真实性”与“吸引力”兼具。

谈及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他提出“图文并茂 + 多媒体融合”的呈现策略,建议合理运用PPT、音乐、动画、微课等形式,并注重整堂课的故事化架构。他特别强调,案例教学需把握“点到即止”“以小见大”的原则,兼顾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辩证统一。

 

图2 案例教学需要把握的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后续将持续举办系列教学交流活动,通过扎扎实实开展“传帮带”工作推进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助力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教学综合楼3层   邮编:102488